放風箏是清明時節人們喜愛的活動。每逢清明時節臨近,記者發現一些市民不僅白天放風箏,夜間也放風箏。據了解,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,便剪斷風箏線,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,古人認為其寓意吉祥。(《安慶晚報》4月5日)
『草長鶯飛二月天,拂堤楊柳醉春煙。兒童放學歸來早,忙趁東風放紙鳶。』每逢春季來臨,總有不少人放風箏。放風箏是一項有益於身心健康的運動,它既能鍛煉身體,又是一種極佳的養生之道。特別是一些平日裡電腦手機用的過多,眼部過於疲勞,放風箏時雙眼極目藍天,遠望風箏千姿百態的飛行動作,還可調節視力,消除眼肌疲勞,對改善視力、預防近視有較好的效果。
放風箏本是春日裡的一件賞心樂事,可是如果放得不是地方,後果會很嚴重。如今許多風箏的制作材料都含有鐵絲、鋼圈等金屬,雖然風箏線大多為尼龍繩等絕緣材質,但在高電壓的作用下根本不能保證絕緣。所以人們在放風箏的時候,應盡量選擇空曠人少的場地,比如公園裡、小山丘上、河川旁。機場旁、電線杆附近、火車道旁、高樓頂或雷雨天氣,絕對不可以放風箏。萬一風箏掛在電線上,也不要擅自爬上電杆取掛線的風箏,更不要用東西敲擊電線,試圖敲落風箏。畢竟,安全事大,『任性』亂為會惹禍上身。
中國安徽在線網站(中安在線)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
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:皖B2-2008002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:1208228 2009-2010年度全省廣告發布誠信單位